學校既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又是學生的情感港灣。在中小學校建筑設計中,要遵循文化性、靈活性、舒適性的基本特征。
1、文化性
學校建筑典型的特征是人文氣息濃厚,因此在學校建筑設計中需要突出校園特有的文化元素。校園內的公共空間,門廳、走廊、中庭、院落等空間是為學生提供情感交流、學習交流的場所,在公共空間設計中應體現(xiàn)濃厚的人文氛圍,凸顯學校的文化內涵。比如學校的走廊可以在適當的位置進行局部擴大處理,從而便于學生在課間休憩、交流。圖書館、報告廳的門廳、中庭等可以采用挑高設計,體現(xiàn)空間的通透感和互動性,進一步強化文化屬性。
2、靈活性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對于課堂教學標準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引進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合作式教學、分層教學等。這就需要校園空間的組織方式能夠滿足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需求,如總平面布置靈活采用行列式和分層式布局,并增加供學生活動的多功能空間,以滿足不同種類的校園活動要求。此外,在建筑設計中應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如計算機、電子黑板等。為了優(yōu)化教學效果,可使用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堂教學,因此需要考慮設置多媒體教室以及語言教室,從而為各類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
3、舒適性
中小學生白天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在建筑設計上要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感到舒適、溫暖和安全。學校建筑設計的布局安排,要滿足建筑風格多樣化特征,進而營造溫馨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舒適的校園活動中開展學習。此外,建筑的樓梯、走道、衛(wèi)生間等輔助空間設計在滿足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的基礎上,更應符合未成年人的使用習慣。如欄桿、扶手、衛(wèi)生潔具等,應充分照顧青少年的人體尺度,令他們感受到被呵護的舒適感。
總之,學校建筑設計不僅需要考慮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場所,同時也應兼顧校園文化和精神的體現(xiàn),并重點考慮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