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相關領導表示,目前,國內綠色建筑的發展以政府主導為主,許多城市由政府將綠色建筑的要求寫在規劃意見書中,作為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同時也是保障綠色建筑得到推廣的有力手段。
綠色建筑距離老百姓有多遠
什么是綠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適用空間,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王凌云指出,綠色建筑的突出優勢就是減少能源占用與消耗,建筑可持續并與人需求相適應。
中國綠色建筑促進會韓全衛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說:“滿足了人們感官需求,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是建造綠色建筑的最大意義。當人們疲憊期間而面對一片植物墻、綠化屋面時,可以感受到原始自然的神秘博大,心靈受到強烈震憾,享受它散發的自然純真、樸實、活力等。當人們心理感受綠色建筑時,認為所處建筑是通過環保材料、廢物利用、節能減排等措施建成,其心理愉悅、社會責任、自我貢獻等心理感受獲得滿足。
在大多數眼里,與綠色建筑聯系起來的是大量的高科技的運用,智能化的操作。綠色建筑以其高昂的價格和“貴族化”的定位讓老百姓望而卻步。
廣東建科建筑設計院東莞分院指出,綠色建筑在節能、節地、節材以及環保等方面有價標準,通過強制項(綠色建筑的必備條款)、一般項(可選擇項目)和優選項(難度較大、指標要求較高的項目)的分數累加形成三個星級標準。強制項和一般項都是用傳統手法和優化設計可以實現的,成本增加的并不多。
廣東建科建筑設計院東莞分院表示,影響綠色建筑普及的因素很多,其中價格的影響較為突出。開發一平方米三星級綠色建筑的成本比普通建筑高出200多元,但在用地、設計、審批等方面的花費仍舊不菲。因此,由于開發成本較高的,現有的綠色建筑項目多數以中高端市場定位為主,“綠色住宅”目前基本上定位于改善型需求類產品,離錙銖必較的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有一定距離。
“盡管國家規定購買綠色建筑在金融貸款上有一定優惠,但實際上還并沒有形成具體可行的強制執行標準,即使日后形成了完整的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其幅度也是個問題,能否讓優惠的幅度超過綠色建筑成本帶來的漲價幅度,目前來看是很難的。那么,消費者在住房體驗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很難主動選擇“綠色建筑”。如果消費者沒有動力購買,開發商就沒有動力建設,“綠色建筑”要普及起來,仍有阻力。”韓全衛告訴記者。
廣東建科建筑設計院東莞分院表示,節能規劃與環境污染整治,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居民居住品質密切相關。
《發展規劃》的出臺,在政策層面上,是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1號文件《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積極落實,強調建筑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在技術層面上,被動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簡稱被動房)技術日臻成熟,大力推廣指日可待。其它超低能耗建筑技術也在示范、改善中,催熟技術、集成技術等科技創新方案不斷涌現,因此,剛剛發布的《發展規劃》,是適時的、科學的,完全能夠實現的宏偉藍圖。
縱觀全國來看,深圳市是擁有的綠色建筑項目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據悉,深圳市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此類建筑采用裝配作業,減少原始現澆作業,成本低廉,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
深圳作為我國特區,其社會責任甚為可貴。深圳已經從傳統思想“經濟特區”演繹為具有鮮明“特區政策”“特區實施”“特區環保”等意識現代化的城市,讓深圳發展速度在神奇延續。深圳在近幾年迅速發展的綠色建筑完全可以證明: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據了解,繼2013年8月20日《深圳市綠色建筑促進辦法》實施之后,深圳又陸續發布實施《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關于加強新建民用建筑施工圖設計審查工作執行綠色標志的通知》等多個文件。同時,深圳著力深入實施一系列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新舉措。
廣東建科建筑設計院東莞分院告訴記者,深圳很多項目快速落地,決策層不優柔寡斷。綠色建筑和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注重實效,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走在全國前列。
目前我國綠色建筑的最大問題是綠色建筑評價即設計評價和運營評價。因為只有兩個評價都達標才是真正的綠色建筑。取得設計認證較為容易,取得運營標識就很難。運營評價需要合理嚴禁科學的監控管理手段,不是技術可以解決的問題。
當前,我國住建部和建材的主管部門已開始協調建筑業與建材業。住建部、工信部聯合發文“關于成立綠色建材推廣和應用協調組的通知”、“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等,促進綠色建筑產業化發展。
相關部門應在綠色建筑發展上“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規范”,推動相關行業間交流和滲透,修訂系列標準規范,共同促進綠色建筑產業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