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能耗較大,同時還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融合低碳理念,合理選擇設計方案,不斷豐富低碳理念的應用經驗,有效控制建筑物能耗,達到環境保護的效果,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確保建筑形狀及保溫設計合理
在建筑設計中利用低碳理念,可以促進建筑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建筑設計人員需要確保建筑形狀及保溫設計合理。融合低碳理念,設計人員需要有效改變建筑形狀,通過開展特殊設計合理改變建筑平面和體形,優化建筑使用功能。設計人員需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優化建筑物的濕度和空氣質量等,避免影響到周圍環境,進一步提升建筑設計方案的價值。利用低碳理念開展建筑保溫設計工作,設計人員需要利用保溫材料,結合行業技術規范合理設置保溫層,優化建筑保溫效果。此外在建筑保溫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需要科學利用低碳理念,細化相關設計內容,優化建筑物保溫性能。
2、合理選擇節能環保材料
在選擇節能環保材料的過程中要注意融合低碳理念,高效利用建筑材料。針對傳統的設計方案,一些材料缺乏環保性,甚至會威脅人們的健康。雖然一些建筑材料具有較低的成本,但是卻會嚴重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例如一些施工材料中包含甲醛,甲醛會危害人體健康,如果人們長期生活在含有甲醛的環境中,將會損害心肺功能,提高人們的致癌率。再如木材和玻璃材料安裝和拆卸過程非常簡單,同時可以回收利用,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可以節省施工費用支出,同時可以減少建筑垃圾。因此在選擇建筑材料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低消耗材料,注重材料的應用率,有效控制材料污染問題,實現建筑材料節能的發展。建筑設計人員在確定建筑材料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就地取材,避免在運輸中發生揚塵污染等問題。混凝土和粉塵狀砂石是施工中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需要參考材料的毒氣釋放量,推廣利用綠色循環材料。例如紙集裝箱主要包括紙管和集裝箱,拆卸之后還可以循環利用,可以達到環保目標。此外可以利用工業化成品,可以減少能源損耗,同時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地源供熱
我國現有建筑中,約有95%的建筑未達到節能標準,在正在施工或計劃投入使用的建筑中,高能耗建筑的占比為90%,建筑能耗約為各行業總能耗的35%,其中,能源消耗量較大的環節為暖通。在傳統設計中,建筑制冷、供暖和熱水需求,主要依靠燃燒氣、礦煤和油來得到滿足,由此而帶來的問題體是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導致環境污染程度加重。地球淺層所蘊含的地能往往為可再生能源,作為現有技術中,優勢突出且應用前景廣闊的技術,經由地源熱泵對淺層地能進行轉化,可使各國所排放CO2的總量減少約6%。由我國所研發的超導熱泵,其節能效果較常規熱泵技術更加優異,該技術強調利用超導材料替代水源傳導材料,通過升級真空金屬管及其內部傳導材料的方式,使導熱性得到顯著提高,不僅傳遞能量的速度更快,傳輸距離也有所延長。
4、加強對環境因素的分析
社會的進步促使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綠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低碳綠色理念下的建筑設計能夠為我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所以,設計人員在正式施工前,應對周邊環境進行實地考察。充分掌握該地區的環境特點,將建筑與周邊環境形成有機的統一體,促進低碳綠色設計與周邊環境的相互融合。比如,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對周邊的水源進行實地考察,如果附近的水源質量較高,設計人員應將建筑物與水源相結合,將附近的水源設計成人工河,以提升對周邊環境的凈化效果。在建筑中體現低碳綠色理念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綠化,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將各個維度的綠化相結合,提升建筑物周邊綠化的層次感,使建筑與周邊的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5、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
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的設計過程中,應對建筑物內部空間不斷優化,促進內部氣體的高效流通,實現對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不斷優化的目的。例如建筑內部空間的供熱和制冷都離不開對能源的消耗,所以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通過提升建筑結構質量來實現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針對建筑物的不同區域,特別是建筑體型設計環節,設計人員應提高重視程度,在設計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確保建筑設計的質量。由于建筑物的體型系數呈現不固定的狀態,所以在環保效果方面也有所不同。其中,一體化的結構設計理念應用范圍較廣,在建筑設計中較為常見,其通過提高建筑結構性能與降低材料消耗二者之間的融合,實現低碳綠色理念下建筑設計方案的優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