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改造需要對場地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其開發優勢,使工業遺產在獲取自身文化效益的同時,也獲取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溢出效益。下面淺談一下化工廠改造的幾點原則:
1、整體性原則
化工廠是城市工業時期的大型企業,廠區規模大,廠房眾多,一般周邊擁有職工宿舍及基礎設施。有的內部有鐵路經過,并與外部相連,從而形成了跨度較大、形態復雜的建筑群落。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化工廠周邊已經新建了居民住宅,并形成商圈,整個區域建筑風貌較之前有了較大改變。因此,在進行文化旅游產業用房轉型時,需要從城市規劃的層面出發,結合整個區域的建筑風貌以及景觀情況,對其建筑界面、廠區動線、園區景觀等進行相應的改變和規劃,既要保留其文脈特征,突出工業藝術感,又要凸顯時代特點,使其與周邊環境以及城市整體風格環境相協調。
2、文脈主義原則
工業遺產保存了地區工業文明的歷史脈絡和記憶,是地區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由于產業結構改革、城市化建設等種種原因退出歷史舞臺,但其承載的象征意義仍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在進行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園設計改造時,要深刻挖掘地域文脈,體現工業遺產的工業氣質,盡可能保存城市工業記憶。
3、可持續原則
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兩者不可分割。再利用是工業遺產保護的重要形式,而保護是工業遺產再利用的紅線。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再利用一方面是為了留存城市歷史與記憶,另一反面也避免大拆大建對資源的浪費,使工業遺產煥發新的活力,延長工業建筑的使用壽命,促進城市的可持續更新。因此,在進行文化旅游產業園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到工業遺產的可持續發展,盡可能保留原有建筑及構筑物,充分利用工業遺留物,形成新的工業景觀。同時,在設計時也要充分利用環保綠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