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綠色設計理念已廣泛應用于建筑設計領域,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會有更多的綠色設計理念。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目前我國社會經濟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建筑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設計人員必須加強綠色設計理念的運用和研究,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
1、建筑選址與環境適應性
建筑選址是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基礎和前提,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能耗、生態效益和人居環境。環境適應性是指建筑設計充分考慮所處地理、氣候、生態和社會文化環境,使建筑與周圍環境和諧共生。首先,建筑選址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貌、水文、生態等自然條件,避免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合理利用周邊基礎設施,如交通、供水、排水、供電等,降低建筑對周邊環境的負荷。其次,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如陽光、風、雨等。例如,合理布局建筑物,充分利用陽光,提高建筑物的采光率和太陽能利用率;充分利用當地風資源,實現自然通風;合理設置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再次,建筑選址應尊重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特色,與周圍建筑、綠地等形成和諧的景觀關系,使建筑成為當地文化和生態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
2、科學使用環保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為了朝著綠色建筑趨勢邁進,應在施工建設中,結合時代發展要求,把綠色建筑材料應用其中,綠色建筑材料使用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會給建筑工程發展情況和環保效果產生一定影響。目前,在建筑領域中,綠色建筑材料主要指具備環保特性的材料以及通過各種先進技術手段把廢棄的施工材料進行整理和加工,生產成新型的可再生建筑材料,這兩種材料在特性方面有著一定差別,在建筑施工中承擔的職責也會存在差異。例如,在使用環保型材料過程中,為了減少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可以選擇一些展現出環保性的綠色施工材料,這些材料在施工中使用可以控制廢棄材料產生率,不會給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如果是二次加工處理形成的綠色建筑材料,通過收集施工中的廢棄材料,能夠實現廢棄材料的循環利用,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能減少建筑材料生產制造中對環境的影響。
3、優化建筑物布局設計
1)為使建筑內部各功能區域的功能最大化,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并減少照明設備及空調設備的使用,必須作合理的規劃;
2)在全面分析周圍地理環境特點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使周圍資源得到最大利用,效益最大化;
3)根據實際的風向、氣候特點,確定建筑物的朝向、室內布局,使建筑物的采光、通風達到最優狀態,并使太陽能等新能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4)通過對建筑物周邊空間進行科學規劃,充分利用周邊植被,減少建筑物所受的熱負荷,并使建筑物間的間距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增加建筑物內照明面積。
4、應用照明節能技術
在建筑運行過程中,照明系統所產生的能耗較高,占據建筑能耗很大比重,主要消耗為電力能源,所以在節能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對照明系統的優化。首先,在燈具選擇方面,可以選擇一些能耗水平較低、照明效率較高的燈具,比如LED燈具,相比于傳統的燈具而言,能夠節省電能約50%以上,使得電能消耗水平大幅度降低,可以將其應用在建筑室內、公共空間等照明中,是照明系統節能設計的關鍵所在。其次,針對建筑戶外的公共照明系統,比如路燈等,需要加強新能源技術的應用,構建太陽能發電系統,在燈具中安裝太陽能板,通過吸收太陽能的方式進行照明,從而能夠減少對常規電能的消耗,太陽能為可再生清潔能源,通過對其充分利用,能夠優化建筑能源消耗結構,將太陽能的節能作用充分發揮。最后,在照明燈具的控制方面,為了避免公共空間、室內的燈具處于常亮狀態,可以加強聲控技術、光控技術以及遠程控制技術等,按照實際需求開啟與關閉燈具,并根據環境亮度,自動調節照明亮度,避免燈具長期處于最大功率的運行狀態,以滿足當前實際需求為基礎,從而能夠有效降低照明系統運行產生的能耗,能夠降低建筑照明系統能耗約30%—40%,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