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政府主導力量干預形成或通過市場機制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群區域,區域內具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特色鮮明、企業之間具有明顯的產業關聯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下面廣東建科設計淺談一下我國產業園區發展的幾個階段:
1、要素集群階段
第一代產業園區具有產業單一、規模小等特點,從產業方面來看,這一時期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以低端產品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為主,以大量的勞動力進行批量化的小商品生產。園區空間與城市的關系是相互脫離的,園區內部功能類型尚不完善,建筑形態單一,空間品質和環境質量較差。
2、產業主導階段
第二代產業園以國家主導建設的大型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代表,園區主導產業也逐漸高技化,并逐漸形成產業集群,園區內部功能類型增加,出現了如員工宿舍、辦公樓、食堂、運動場地等服務配套,但空間氛圍依舊較為單調。這一階段產業園以各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及高新區為代表。
3、創新突破階段
進入21世紀以后,創新文化和高新技術在全球產業發展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產業園作為產業發展的空間載體,需不斷吸引高科技人才以促進園區科研能力提升,園區的產業組織更關注產業鏈的形成,強調“強鏈補鏈延鏈”的產業鏈發展,不同企業之間、不同產業類型之間聯系緊密,交流頻繁,要求園區提供更優質的環境和配套服務,這一時期產業園的功能配套進一步完善,同時注重園區公共空間設計,通過植入景觀廣場、公共綠地等,創造出靈活舒適的公共活動空間。此時的產業園與城市之間已逐漸建立了中樞輻射式互動關系。
4、產城融合階段
近年來知識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動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產業園的產業組織要求由產業鏈式聯系趨向產業生態型互動,產業園中多種類型的產業鏈互相連接,緊密交織。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多層級互動深度融合,產業園空間甚至面向城市開放共享,產業園內部功能由產業功能和簡單配套擴展到產業研發與生產服務、生活配套相結合的城市產業綜合體模式,產業園與城市的關系走向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