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建筑設計人員要避免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混合分布,及時了解工業建筑實驗室生產類別的最新劃分標準,在工作中通過以下路徑滲透建筑防火設計策略。
1、明確建筑物的火災危險性等級及確認建筑物耐火等級
工業建筑設計人員在應用防火設計方法前,首先要掌握主動性防火的基本要求,以促進工業建筑被動性防火性能最大限度提升為目標,按照工業廠房實際的生產要求,對建筑火災危險性進行分析,明確其類別,充分考慮多方因素合理確定工業建筑實際的防火等級,保證發生火情時,工業建筑不會短時間出現安全結構破壞情況,能夠起到火勢蔓延的阻止與延緩功能,給安全疏散人員創造必要的操作時間,給火情撲救帶來便利條件。
在進行工業建筑的建筑設計之前,我們應該充分了解車間的使用性質,確認其生產工藝過程中使用的物料,根據其物料的閃點等特性來確認車間的火災危險性,進而可以根據規范確定建筑物最大允許建造的規模。
2、合理布置建筑物位置,滿足防火間距要求
設計人員保證防火間距設置與布局合理,能夠避免相鄰建筑在火災發生時相互蔓延火勢,可以為滅火操作、消防救援、疏散人員提供可行條件,在具體設計中做到以下注意事項:
首先,根據規范要求非甲乙類車間或倉庫盡可能設置環形消防車道,如條件不允許的可以在車間或倉庫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其次,在針對危險性較大的甲類建筑,其距離廠外道路、紅線、高壓電線桿、廠區內道路的間距均需要滿足規范要求。
最后,設計人員要注意防火間距滿足標準要求,避免在建筑起火產生的輻射熱將相鄰建筑快速引燃,此舉同時還能給物質與人員的疏散、滅火救援提供操作場地,設計人員嚴格執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最新的規定。
3、重視安全疏散設計
工業建筑設計人員將保證建筑人員生命安全視為防火設計的首要任務,在開展設計工作時,將安全出口設計作為平面設計要點,合理布置疏散樓梯、疏散通道,保證疏散線路科學性、便利性,針對性健全工業建筑中的水平與豎向交通組織,當遇到火災緊急情況時,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向安全地帶完成人員逃離任務,此舉同時有助于生產管理與運行。
設計人員把握安全出口的最適宜數量,從樓梯寬度、走道寬度、安全疏散距離等多方面內容入手,提升安全疏散設計水平與效果,通常情況下,一個樓層或者一個防火區應設置的安全出口至少兩個,針對只有很少生產人員且較小面積的特殊情況,安全出口可適當設置一個,火災危險性不同的工業生產廠房設計中,安全疏散距離存在差異,設計人員需以相關規范為參考依據,保證安全疏散距離滿足標準要求,做好疏散口到最遠工作點的距離復核,避免發生疏散距離過長情況,以簡潔明了為疏散線路組織的基本原則,疏散線路同時要與人們習慣相符合,不必要時不可交叉撲救線路與疏散線路,將所有安全疏散設備設施合理設置在建筑內,共同完善防火設計構造。
4、防火分區的合理劃分
現代工業廠房設計應用防火設計的宗旨在于防控火災,避免火勢擴大蔓延,給滅火救援盡可能提供便利條件,設計人員圍繞此宗旨,使用樓板和防火墻分割建筑豎向與平面,劃分出不同的防火分區,在具體操作時做到以下注意要點:
首先,設計人員在依據功能劃分防火分區時,一般來說一個分區便是一個生產工段,此外,車間生產管理區與變配電動力區分別是兩個獨立分區,在面對面積允許的前提下,動力與試生產分區能夠合在一起,將防火墻設置在分區之間達到分隔作用,使用甲級防火門設計防火墻上的開門。
其次,設計人員在依據樓層劃分防火分區時,一個分區便是一個樓層,通過封閉樓梯間令樓層之間達到連通狀態,引入乙級防火門處理樓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