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圍護結構的運用
在建筑節能中,建筑圍護結構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筑圍護結構節能的設計對建筑節能有著重要的影響,綠色建筑設計中可以調節的“智能”技術是外部結構針對這一點的研究。可調節的“智能”技術不是一個建筑形式的外部結構,它實際上是選擇合適的各種建筑形式,綜合運用使得建筑的外部結構可以自動適應氣候變化和室內環境條件變化的要求。
公共建筑設計中幕墻是很重要的,在選擇幕墻的形式時,就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多種組合,例如雙層換氣幕墻、玻璃幕墻+水平外遮陽、鋁幕墻+保溫棉十石膏砌塊運用的外遮陽裝置最好是活動的、分組的,可根據采光、視野和能量收集的不同要求,根據室內采光度和太陽光的不同照射角度等,及時調整外遮陽百葉開啟角度,從而達到室內采光與外遮陽兩者間的較佳結合。公共建筑中的管道非常繁多復雜,在建筑設計中經常采用高架活動地板的方式,能夠為隱藏在架空層內的管線調整提供便利,例如空調風道、電纜和綜合布線等,而采用相變蓄熱地板設計方案,則可增加建筑熱慣性,以使室內熱環境更加穩定。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就目前來說,利用太陽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例如采用光伏玻璃。如果將光伏玻璃與雙層幕墻相結合組成光電幕墻,則可作為一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和幕墻技術的新的功能性建筑幕墻。另一個例子是利用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利用太陽能花園燈在夜間提供照明,設置自動跟蹤太陽的太陽能收集系統,為地下室提供照明,降低白天照明電耗等。
3、室內環境控制系統
1)利用自然通風
按照建筑結構的形式特點和周圍環境,可結合熱壓通風和風壓通風,與此同時利用太陽能強化通風!
2)利用新風處理來獨立控制濕度
通過處理除濕設備,提供新的、干燥的風,消除室內濕負荷,同時滿足室內人員的要求。
3)模塊化的末端調節設備
當除濕的新風帶走了室內的濕負荷,房間內的模塊化的空調末端配置,可以按照房間的實際使用的功能進行靈活的組合。
4)室內照明系統
傳感器可用于測量內部光線和光線運動的整體程度,看室內是否有足夠的日光,如果日光足夠則使燈變暗,如果沒有人,則把燈關掉,同時還應當配備有紅外線傳感器接收器,允許用戶通過計算機來控制照明。
4、測量和控制系統
當使用了多種節能措施后,如何控制這些節能措施的裝置,將決定設備效果的發揮。例如對照明系統、建筑圍護結構、采暖和制冷系統等設備進行調整,以確保實現室內環境的舒適性要求,系統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優化系統運行和設備調整,減少能源消耗,實現低碳、低排放的目標,保護環境。